炒股融资条件 汉景帝 刘启:别当他傻白甜,狮子一样勇猛,狐狸一样狡诈的明君_文帝_邓通_吴王
谈到汉景帝,我们首先想的就是文景之治,百姓和睦炒股融资条件,府库充盈。这也为后来武帝的远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汉景帝就被看作是承上启下的守成君主,他知道皇帝应该干什么。
只要利国利民,维护统治。即使后世认为他寡恩薄义,可能也并不是很在乎。
刘启的太子位很玄,他是文帝的第五个儿子,由于四个哥哥相继去世,皇位也就落到了他这个长子身上。
随着汉文帝二十余年的无为而治,百姓富庶、社会稳定。
景帝也就十分轻松地接手了一个繁荣富强,安居乐业的太平之世。
公元前157年,汉文帝去世,享年46岁。
同年6月,刘启登皇帝位,是为汉景帝。
景帝在位期间仍然尊崇着父亲的仁政,天下殷实,路不拾遗。赋税也从原来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。
展开剩余88%并且还规定男子服役的年龄从17岁改到了20岁,“
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”。
汉景帝本人也十分注重农业,每到荒年时,都会自己亲自耕地,皇后也要种桑养蚕。
在一次朝会上,景帝再一次重复了农业的重要性,钱财当不了饭吃,遇到荒灾年,民众衣粮减少要谁负责?
汉景帝另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就是减轻刑罚。文帝时以笞刑代替了肉刑,但也免不了有人被活活打死。
景帝就从笞刑五百减到了三百,并且又重新规量了刑具,免得犯人又被打死。
在位16年,景帝刘启可以说对得起治下的百姓,无愧于祖宗基业。
但在个人性格和情感上,刘启却有着很多的戾气。
首先还是太子时,吴王刘濞的儿子曾来长安朝见文帝,刘启与吴王世子年龄相近,便很合得来。
直到有一次下棋时,由于争执并且双方都不选择让步,刘启一怒之下举起棋盘打死了吴国世子。
汉文帝也惊呆了,你小子这么猛么?
但刘启毕竟是文帝的儿子也就小惩大戒。顺便将吴王世子送回吴国安葬。
这你让吴王刘濞怎么想?刘濞拒绝接受世子遗体,意思就是都姓刘,你给安葬就好了。
文帝也是比较愧疚,就在长安下葬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削藩令刚出,吴王积极反对刘启,起兵响应诸王的原因。
除了性格暴躁外,刘启的心胸也比较狭隘。
文帝晚年开始向往长生,这时候一个叫邓通的小官出现在了文帝的视线内。
邓通名字同“登通”,并且性格温和谨慎,不善张扬,做事也比较认真,最终也就获得了文帝的信任。
有方士许负看过邓通面相说他最终会饥寒而死。文帝就有些不乐意了,我这么信任他怎么可能让他如此受辱?
文帝就大笔大笔的钱赏赐邓通,并且让他有铸钱的权利,由此邓通富甲天下。
文帝由于长期的休息不好,加上晚年开始服用丹药。背后就长了个大脓疮。邓通此人极为忠诚,时常吸这个脓疮来减轻文帝的痛苦。
有一次文帝就问邓通谁最忠诚,邓通也不自傲就说自然是太子忠诚。
直到有一次太子进宫朝见,文帝让太子吸这个脓疮,太子虽然不情愿但也是照做了。
出宫后听闻邓通经常这么服侍文帝,也就对邓通起了杀心,你比我还孝顺我爹啊。
文帝驾崩后,刚上任的景帝就没收了邓通的全部家产,并且不让人救济他,最终也应了许负的那句饥寒而死。
除了上述两点性格外,刘启对待皇族和大臣们也很刻薄寡义。
在景帝时期,就不得不提到削藩这件事情。提到削藩就不得不提到晁错和削藩策。
晁错是刘启身为太子时的老师,并且还是景帝的首席智囊,位列三公深得宠信。
其实削藩只是适逢其时,文帝在时就已经有了削藩的意图,但当时朝中大臣多为惠帝旧部,所以这个计划也就搁浅。
随着景帝即位,各诸王行事越发大胆,偷偷铸钱,私藏军队,贩卖盐铁,脏事烂事一堆。
再加上景帝脾气一般,自然就不会惯着他们,削藩这件事也就提上了日程。
先被开刀的就是势力最大的吴王刘濞,这两人就不必多说,杀子之仇不共戴天。
景帝先是收回了吴国的会稽和豫章,慢刀子杀人,之后的其他藩王也就听之任之,遵命行事。
但景帝却看轻了吴王刘濞,杀我儿子我可以忍,但动我根基这就不能忍了。
刘濞怎么甘心任人宰割,就联合其他六王组成三十万联军。“以清君侧,诛晁错”的名义起兵长安。
刘启这时候开始感到害怕了,晁错的政敌也借机报复,劝说刘启先诛杀晁错让反王没有借口就能退兵了。
此时的刘启心中想的不是灭敌而是埋怨晁错,于是假传晁错进宫并在半路埋伏杀手截杀,之后又族灭晁家。
可惜的是刘启太想当然了,刘濞等联军不但没有撤军反而气势更盛。
另一边的刘启想多了,这边的刘濞就更想多了。太尉周亚夫领兵不到三个月就平灭了七国联军。
在这场削藩中,刘启不得不感谢一个人,同母弟弟梁王刘武。
刘武除了不是皇帝其他的都跟皇帝并无二样,原因就是窦太后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。
要不是文帝力挺刘启,这个皇位可能就是刘武的了。
即使现在的皇帝变成了大儿子刘启,但窦太后依然对这个皇帝念念不忘。终于有一天让窦太后听到了如愿以偿的好消息。
刘启与梁王刘武在一起喝酒,刘启装醉后说了一句
兄终弟及
。这让本来就有些小心思的梁王喜出望外,看向大哥的眼神也就越加温和。
此时正值七王叛乱,第二天刘启酒醒后就向梁王借兵,梁王表示绝无问题,毕竟以后的天下都是自己的了。
梁王与周亚夫协定了计策,由梁军主战,周亚夫率领汉军从后军突袭定能一举大胜。梁王虽然疑惑但还是同意了。
结果七王联军皆灭,梁王的军队也被尽灭。当梁王再次回京时却发现刘启绝口不提皇位的事情。
梁王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是被骗了,没了军队,没了封地,拿什么跟刘启斗啊。梁王也就在幻境破灭后郁郁而终。
此时太尉周亚夫因军功累迁到丞相之职,但由于不懂变通经常惹得景帝生气。
直到有一次在商议废立太子时,由于自己的耿直被景帝贬回了封地。
正当周亚夫认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结束时,景帝的一纸诏书又将周亚夫叫回了长安。
景帝请他饭,慰问下功臣。但皇帝的宴席哪有那么好吃的。
周亚夫与景帝在未央宫再次重逢,其实刘启也对周亚夫十分感激,大功臣总是会被另眼相看的。
刘启也希望这几年的赋闲生活能磨平周亚夫的棱角,但结果肯定是令他失望了。
正当周亚夫准备吃饭时,发现小吏并没有给他准备筷子,这就是景帝要提醒周亚夫,我要是不给你筷子,你就只能跟狗一样吃饭。
只要周亚夫服个软,那就会迎来君明臣贤,荣华一生。
但周亚夫是谁啊,身先士卒,每战必先。天生就是属狼的。也就死死盯着景帝。
刘启也就想直说什么是为臣之道,结果周亚夫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出了宫。
功高震主加上这次的拂袖而去,这就在景帝的眼中判了死刑。
最终周亚夫被判谋反,封国被废,绝食而亡。妻子也于五日后随他而去,一代名将就此落幕。
这就是景帝做过的事情,或是鸟尽弓藏,或是寡义刻薄。
但目的只有一个,拔掉皇座上的荆棘,功高震主,杀。精于算计,杀。太过忠诚,杀。
虽然他外宽内忌,一辈子跟母亲争,跟弟弟争,跟藩王争。但却从未做过危害民生、危害百姓的事情。
作为皇帝这就够了炒股融资条件,他走时府库充盈,百姓安乐,社会稳定。这已经算是当之无愧的明君了吧。
发布于:天津市